• 赵国和燕国谁先灭亡(燕国为什么打不过长平之战后的赵国)

    佚名影视问答人气:862时间:2022-04-03 19:28:51


    战国大争之世,牵一发而动全局,七国能够并存那么久,其秘诀就在于大家都顾及实力平衡、唇亡齿寒的的道理。

    不用说秦昭襄王了,就是在秦孝公后期,如果单独一个韩国,秦国要灭也就灭了。秦惠文王时期,单独灭魏灭韩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,之所以没有灭,不是不能,而是不敢。

    秦昭襄王本来有机会灭赵国,秦赵长平战后,赵国的轻、壮力量已经十去七八,全国上下,成为惊弓之鸟。已经没有能力临时快速组织反击力量,按照白起一鼓作气的设想,直下邯郸,赵国便也亡了。

    而当时齐楚两国还在对秦赵之战作壁上观,长平之战的突然变化和赵国的惨败让他们始料未及,根本来不及反应。燕、魏、韩要么跟赵国本来有嫌隙,要么实力不济,都是躲在一边瑟瑟发抖,根本不敢干预。

    但是应侯范雎嫉妒白起贪天之功,害怕白起威信过高,相不能制将,而刻意夸大外部干预的可能,致使昭襄王紧急喊停,错过了灭赵最佳时机。在范雎的所谓外交斡旋之下,赵国答应割地赔款,看上去确实不战而屈人之兵,于是一君一臣,杀了白起,沾沾自喜。

    不曾想赵国利用时间差,加紧恢复军备,游说列国,合纵成功,直截了当的撕毁了停战协议。这个时候昭襄王才如梦方醒,再次攻打邯郸,但是邯郸已经恢复了守卫能力,在廉颇老将以及赵孝文王亲自到城楼上指挥防御下,众志成城、誓死血战,让秦国耗了两年。

    最后用人失误,被合纵联军击溃惨败,一路退回函谷关。把自秦惠文王以来开辟的大好局面一撸到底,一夜回到解放前。这就是贸然出兵的血淋淋的教训!

    就这一仗,就把秦昭襄王打怕了,后面即使看似有机会,国力也得到恢复,他也谨小慎微,不敢太过大开大合了。

    完全有能力灭掉魏、韩两国,但灭国之举的后果可以参照齐国灭宋。天下大势讲究均衡,独霸天下之心列国皆有之,然而下手却要思虑再三。秦历经数代蚕食虽国土大增,但灭掉魏、韩,这个信号就是告诉列国他们的危机也不远了。那么列国必定倾尽全力夺回魏、韩之地,将秦国打回关中,并且在接下来很长的时期内对秦国高压防堵。万一在这个期间秦国有那么一代国君不给力……六国就算赌赢了。

    魏、韩两国乃四战之地,不比巴、蜀。秦国拿的下,更担心的是拿不拿的稳。为了这烫手山芋,与列国战争不休,国力持续损耗也不是明智之举。故而秦国要么不动,要么就一举扫平六合。

    首页

    电视剧

    返回顶部

    电影

    动漫

    体育